【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法治甘肃网》:“典”亮税收环境 厚植诚信沃土
——我省税务系统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5-27 15:24 来源:法治甘肃网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进入5月以来,我省税务系统按照“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部署要求,围绕“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主题,深入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各级税务部门以民法典中与税收密切相关的条款为重点,结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普法宣传与精准服务,“典”亮税收营商环境,厚植诚信纳税沃土,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

在天水市麦积区办税服务大厅,设有“民法典咨询专窗”。近日,面对一名科技公司负责人的咨询,税务干部拿出有关宣传手册,指着漫画图解说:“您看这个案例,技术合同里没明确专利归属,既违反民法典第847条规定,还会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司负责人听后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表示点赞。

像这样面对面的普法宣传,不仅在办税服务大厅,而且在企业生产一线。

在嘉峪关市某企业金属材料车间内,听取税务干部讲解有关法律政策后,车间主任指着新设备感慨地说:“有民法典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去年又申请了3项专利,打破了河西地区的技术空白。”

“税务干部教我们用民法典签土地流转合同,省下的钱够给智能温室装上恒温系统了。”近日,肃南县丰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捧着2.7万元减免税单,笑得合不拢嘴。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省各地税务部门将民法典宣传与税费服务、行政执法等相结合,推动民法典走进企业、护航发展。

打造纳税信用“金名片”

“合同里也有税务‘雷区’,大家看这个案例!”近日,在金昌市化工园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合同涉税风险防控”讲座吸引了数十家企业代表,税务干部引用民法典合同编、物权编有关条款,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深入解读合同中如何约定发票类型、付款时间等法律问题,引导企业防范合同涉税风险,依法诚信纳税。

在兰州市,税务部门以“兰税捷办”平台为载体,以“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为目标,大力倡导纳税信用建设,将民法典便企利民理念转化为“一网通办”的实际效能。

各地税务部门走进当地企业,对纳税人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把脉问诊,并结合民法典和税收政策辅导宣讲,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提升纳税信用级别,享受税收利好政策。

“多亏A级纳税信用,三天就拿到贷款,赶上了播种黄金期!”舟曲县一心惠民药房在税务“信用体检”帮助下,从B级升至A级后,不仅享受发票领用“绿色通道”,更获得贷款支持,纳税信用的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讲出法治宣传“百姓味”

“你们自己种的农产品销售,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免税范畴’,放心开票!”近日,渭源县税务干部操着方言在种植合作社讲解法律知识,种植户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用手机拍下课件。

在西固区商业街,“诚信兴商”宣传车循环播放着民法典案例,志愿服务队举着“守信者一路绿灯”的标语走进商户,开展法治宣传。

“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我省各地税务部门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通过以案释法、问答互动等方式,普及民法典和税法知识,用生动有趣的“时髦话”,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讲出“百姓味”,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在趣味性、知识性、愉悦性的氛围中理解民法典及税收相关法律内容,切实让民法典走到企业员工身边、走进他们的心里。

作者: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