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 嘉税同行】只此青绿 与税同行
环境保护税开征六年来,在税收支持绿色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环保设备升级和技术应用中,经营效益和生态环境双获益。嘉峪关市税务局以政策助力加快绿色转型,以服务提效撬动绿色发展,引领企业技术追新、发展逐绿,让绿色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贴心铺路,助降耗转型提效
嘉峪关思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以余热、余压、可节能能源综合利用为主,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首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主要承担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煤气余压、高炉煤气、烧结余热的发电运营。
“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企业从2018年至今累计享受国家鼓励节能环保方面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8000多万元的退税,这不仅让企业在经营上取得了优势,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更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对企业的支持鼓励。”嘉峪关思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王笑笑谈道,“公司将取得环保税收优惠的资金陆续投入技术改造,又累计投入320万元购买先进节能设备,目前公司年生产清洁能源电力56725万KW·h,节约标煤20.02万吨,节约高炉煤气2300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03万吨,减少氮气排放17万吨,减少PM2.5排放63.23万吨,相当于植树2.72万棵,实现了进一步节能增效。”
嘉峪关市税务局对重点环保企业点对点开展涉税辅导,面对面解答涉税难题,实地了解核实环保设备的安装、环保数据的提取、各项相关计税依据等情况,鼓励生产企业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助力能源综合利用企业优化供给结构,深化能源转型。
源头服务,增节能减排成效
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是受重点关注的又一行业。嘉峪关市税务局把握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源头,主动追踪企业研发过程,充实储备税费政策,在风险防范、政策落实和简化办理流程三重加持下,助力水泥行业跑出环保减排增效“嘉速度”。
“作为嘉峪关市水泥生产龙头企业,企业在节能减排装备技术研发及绿色转型升级中,得到了税务部门在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税方面的税收政策辅导,仅2023年企业就享受到1380万元税收优惠。利用实实在在的红利,企业投入了更多资金不断改进水泥生产工艺降低单位能耗,开发了水泥窑协同处置专业设备,分解炉燃料替代率显著提高,生产过程中优化粉磨装备和工艺技术,应用低能耗水泥煅烧技术,开发熟料篦冷机,已实现节能1.9度每吨,年节约电费144万元,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对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这是‘祁连山水泥守护祁连山’的互利共赢。”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司红霞盛情谈到,“今年公司预热器能效提升及水泥窑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将实现年节约标煤7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900余吨,我们对未来的绿色发展更加坚定了信心。”
政策滴灌,促绿色循环发展
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指导,嘉峪关老百姓身边的乳产品企业——甘肃祁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也通过税惠补贴投入到绿色循环再生养殖,以中温厌氧发酵为依托,实现牧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年可处理粪污11.55万吨,年产160.04万立方米沼气,沼液10.1万吨,垫料5775吨,处理后牧场粪污满足国家对养殖粪便还田标准。
“2023年企业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206.74万元、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金额36.97万元、整治土地和改造废弃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28.66万元,仅这一年时间,企业在税惠政策上节省下了270万元资金。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了看的见的真金白银,几年下来,我们利用这部分资金,先后再投资2000万元用于完善产业链,一部分用于提升畜牧产业科技化,减少污物排放6000余吨,另一部分用于肥田沃土,减少化肥使用,加大土壤绿色发展,间接提高种植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减少了嘉峪关区域自然肥窖1300余口,促进了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祁牧乳业财务负责人罗素红说道。
据了解,嘉峪关市税务局紧盯现代农业发展,将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开山填海整治土地和改造废弃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一揽子“打包+更新”,政策滴灌持续辅导,以“绿色+农业”助力涉农企业低碳环保发展。
作者:张博、毕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