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税务积极支持特色农业,促进产业融合
《中国税务报》:花牛苹果: 一枝秀出百业春
金秋时节,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忙着采摘、分拣、转运,准备将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天水花牛苹果驰名中外,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近日来到基地,了解苹果种植、销售、深加工等环节,实地感受苹果筑起的乡村振兴梦,以及税收助力当地特色果业发展的力度和温度。
“花牛”让果农过上好日子
汽车从麦积区渭河南岸的南山盘山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生产区之一的花牛镇二十里铺村。道路两旁一级级山台地上,一行行果树整齐排列,红红的苹果点缀其间。
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是全国规模较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集果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多元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村里的果农成立了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果品销售统一和分户经营、分户核算”的运行模式,既激发了群众种植果树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苹果种植的规模效应,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现在合作社有社员170多名。
记者来到果园时,果农武双泉正在忙碌。他介绍说,去年,他家种植的花牛苹果亩产4000公斤左右,每亩净利润2万元左右。眼下,果园即将进入大面积收获期,武双泉干劲儿十足:“好政策帮助我们种出好苹果,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为促进产业兴旺,助力打造“甘”味特色,甘肃省税务部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农户、合作社开展政策解读、税收辅导,确保落实落细各项惠农利企税费优惠政策。
数据显示,2023年,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实现果品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6亿元,带动9163户4.13万人实现增收。
“牛品牌”打开海内外市场
不久前,在2024年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天水市“花牛苹果”品牌以62.77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2023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位列全国果品品牌第14位。同时以834.68分的品牌声誉评分,荣登“2023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榜”。
“如今的花牛苹果凭借过硬的果品质量在海内外打响品牌,靠的是因地制宜选对路,也离不开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建设和市场运作。”天水川旭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旭峰说。
在天水川旭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储存仓库中,工人们娴熟地对采摘回来的苹果进行分拣、称重、装箱。作为一家专注于果品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其果品远销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共收购7000余吨苹果,销售额达到6200万元。
“税务部门的政策推送精准及时,去年我们仅出口退税一项就享受了税费红利547万元,公司利用这笔钱升级改造了冷库,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是新鲜苹果。”陈旭峰说。
针对企业产品“走出去”中的涉税难题,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麦积区税务局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整理跨境纳税人常见涉税问题,在政策宣传上采用“一企一策”方式精准推送,在政策落实上为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天水花牛苹果“走出去”。目前,天水市有果品电商营销企业53家,去年电商销售额达到14.3亿元。
推进建设苹果全产业链
除了种出好苹果,天水市还花大力气做好花牛苹果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围绕苹果生产、加工、销售等,在全市培育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苹果产业化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苹果全产业链建设。
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生产、销售苹果汁、果蔬汁等饮品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是甘肃农业产业化大型集团骨干企业之一。
作为一家成熟的浓缩苹果汁加工企业,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拥有五项专利,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机械臂随处可见。2023年,该企业生产各类苹果汁10余万吨。
“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用享受到的税收优惠资金购置了新设备和生产线,还准备开拓南美、南非市场,公司上下都充满信心。”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旺晓霞说。
为推动果品加工产业创新升级,麦积区税务局积极问计问需,通过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及时通过税企交流群等渠道,解答企业在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中政策享受问题,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自长城果汁饮料成立以来,税务部门及时辅导该企业享受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400余万元,不断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天水市已建成果品精深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总量20万吨,加工增值1.97亿元,建成各类果蔬储藏保鲜库997座,年贮藏能力95.5万吨。
天水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斌表示,该局将继续聚焦地方特色农业资源,落实落细惠农助农税费优惠政策,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金琳 通讯员 王维妙 李红英 郭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