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税务局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03 11:24 来源:本网站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20年,兰州市税务局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工作规划》2020年兰州市法治政府工作要点》,立足税收工作实际, 紧紧围绕“坚持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税,建设法治税务”主线,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税务工作任务,税收法治水平明显提升。

一、2020年税收法治建设基本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贯彻法治思想

兰州市税务局党委准确把握法治税务建设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作用,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全市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制定实施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积极开展一把手讲法治活动。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依法治税第一责任人职责,既带头学好法、讲好法、用好法,又全面抓实税务法治建设,推动全体税务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力抓好税收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研究解决税收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和效能。

(二)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1.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严守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税缴费,全年组织各项税费收入483.6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42.01 亿元;社保基金122.04亿元、非税收入11.66亿元,工会经费等其他收入7.96亿元,圆满完成了预算确定的收入任务。

2.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国家728项税费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55”条意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36”条措施,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0”条措施。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37.68亿元,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6.43亿元,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现行6项税务行政许可事项落实的督导检查,梳理税务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逾期审批风险,并及时下发基层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2020年,全系统25938件行政许可事项办理全部“零超时”。从源头上规范行政管理和执法依据,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组织开展了涉及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民法典》等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坚持依法用权,公开用权,采取上下联动、平行展开的方式,编制完成了全市税务系统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行政奖励等事项的权责清单,并在税收执法公示平台公示,确保管住权用好权。

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上线“税收执法公示平台”,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公示大类,进一步细化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依据、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40个公示项目的依据、途径、程序、期限、内容等,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采取文字记录为主、音像记录为辅的形式,统一规范使用税务执法文书,组织开展案卷评查,2020年,我局执法案卷在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获评“十优案卷”。增配执法记录仪,对税务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采取“集中受理、初审派单、分类审核、限时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对达到标准的重大执法决定进行合法性、合理性集体审核,并完善岗责配置,确保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5.完善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坚持把推进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作为加大依法治税的重要抓手,在市、县两级税务机关全面推行了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外聘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相结合的顾问团队,深入推进科学决策、依法决策,防范和化解法律纠纷。在重大行政决策、日常监管执法、行政争议处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谋助手作用,确保法治工作不偏差。

6.推进权利救济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办理1件行政复议,经认真调查取证,撤销原处理决定,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了税法遵从度。及时有效化解纠纷,落实信访、舆情、应急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于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介入,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妥善解决。通过网民留言、12345民情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局长信箱转办涉税投诉153件、转办服务投诉79件、涉税咨询72件、涉税意见建议105件,及时办结率为100%。

7.不断提升税收执法效能推进税务稽查“双随机、一公开”,提升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2020年,随机抽查179户,查补税款及滞纳金1.22亿元。贯彻落实《甘肃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严格依据《甘肃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行使税务行政裁量权,严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大力整治执法不公平、一刀切等问题,推行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处罚清单,对75项税收违法行为适用从轻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总要求,围绕“七查七摆”、“六清行动”和挂牌督办案件等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工作。2020年,核查线索53条,移交线索3条。

(三)加强普法宣传,推进税收法治文化建设

1.倾力打造阳光税收法制文化。充分发挥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税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党组会前学法、党组中心组学法、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前学法量化、细化、制度化。坚持以“一把手讲法治”活动为牵引,深入推进税务干部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树牢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结合税务工作实际,打造以公平、法治、阳光、规范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室”,做好“七五”普法教育终期验收。经过认真准备和积极协调,我局七五普法工作在市直机关排名第一。

2.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宣传培训。利用税法宣传月、宪法宣传12月4日宪法宣传日组织开展宪法、法律知识及税收知识的宣传工作。实施内外协调共进推动普法宣教,多种平台联动营造氛围,拍摄制作《父子话税收》沙画动漫和《笃行》微视频两部主题宣传作品,推送部分省级媒体刊发转载。依托与兰州电视台合办的《每说税》栏目,制播宪法宣传特别节目。结合民法典颁布实施,邀请市局法律顾问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及市局干部进行了民法典专题理论学辅导。依托学兴税平台,组织全系统税务干部进行税收法治网络培训,参训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

3.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方位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成立“税法宣讲专家服务队”,落实税收法治宣传“八进”主题活动,创新“互联网+纳税人学堂”机制,足不出户为纳税人、缴费人解答各类税收问题,切实发挥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和做好法治教育“助推剂”的作用。打造以公平、法治、阳光、规范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构建起深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税收普法格局,在2020年的“七五”普法检查验收中,我局排名市直机关第一,收官之年交上了税收普法的满意答卷。

二、税收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

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通过打造“不来即享”服务品牌,分批推出24项77条便民办税服务措施,取消各类涉税证明事项61项。目前原适用的428项税收优惠,2019年以来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以来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的25项政策,全部实现了“不来即享”。全面推开195个“非接触式”网上办税事项及办理渠道,96%以上的涉税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及时为复工复产企业办理增值税发票“增版”“增量”,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全省率先推开“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税”,不动产登记办税实现“一站式”办结。一系列办法措施的推开,使全市办税服务实现了新的提升。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测评中,市局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九名营商环境评价税收指标体系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是涉税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沟通,不断深化两法衔接、密切联系,协调行动,及时受理和查处了一批涉税违法案件,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县两级公安、税务部门严厉打击“卖方市场”,重点打击“买方市场”,保持了对发票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打虚打骗,持续形成对虚开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承接各类“双打”案源88户,涉案发票3210份、金额2.99亿元、税额3126.29万元。积极开展合作,与公安机关成立“4.13”联合专案组,对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深入挖掘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虚开窝点4个,查获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万多份。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部分税务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税收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税务系统各级法制岗位上法律专业人员不多,公职律师数量偏少,税务干部队伍整体法治素养还需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开展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提升法制审核水平,切实避免执法不公平、“一刀切”等问题。严格按照“选案、审理、检查、执行”四个环节规范税务稽查,推行税务稽查“双随机、一公开”。规范整顿市场税收秩序,对违法纳税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震慑局面。

二是大力推进“三项制度”工作。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规范执法制度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不足,加强监督检查督办,确保三项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是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职律师培养使用制度,使之成为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的骨干力量。统筹解决公职律师制度运转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公职律师培训,加大公职律师锻炼培养力度。探索公职律师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

不断完善权利救济机制。认真落实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发挥行政复议解决税收争议主渠道作用,切实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建立行政复议相关部门协同应对机制、行政复议发现问题回应机制和行政复议诉讼衔接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专业化,统筹、协调、处理行政争议,妥善化解矛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